返回

电影之子

首页

第21章 眨眼之间

  协议书上的内容确实是于洛急需的依仗,但并不是必须。

  如果没有自己的涉入,于洛的处境可能更危险。

  从于洛整理的道具清单来看,所花的资金其实并不多,充其量几百就够了。

  租借DV或者其他的拍摄设备虽然呈现的画面质量会比较差,但也不是不可以。

  唯一能够掣肘于洛拍摄的恰恰是来自短片以外的因素。

  家长和老师双重的压力。

  剧组的主创成员和演员你肯定要在班上或者其他机构的学生中找吧,李洋甚至可以想象到剧本成熟分镜绘制好的于洛在课件悄悄与同学密谋旷课拍摄的事情。

  这个时候学生们的心早就不在课堂了,想煽动一些人跟他一起拍短片,特别很容易。

  可是学生的集体缺课,到了老师这里可就不好说了,学生的家长肯定要责问学校。

  到时候,所有的矛盾都会指向于洛。

  李洋看不清于洛的内心,但她更愿意相信林梦云在面试考场里所说的话。

  于洛从头到尾都是被逼迫到无可奈何才吐露真言的。

  老周的话不是没有可能性,但不应该放在于洛能力的前提上。

  否则就是变相的为自己解释不通的事情强行安插了一个生硬的理由。

  这个话题到此结束,老周第二天离开了小城,齐老师则留下来帮助于洛做后期。

  “石恒话说到没一半手有动势的时候接放漫画书的特写。”

  .........

  “用黄宣妈妈扔书‘手实书架虚’的那条...”

  齐老师坐在台式苹果前,于洛则指着笔记本电脑里的视频素材示意他该怎么处理。

  于洛清楚的记得漫画书那一段原版的细节穿帮,一个高三学生书架上会有《艺术概论》、《电视片写作》这样的影视书籍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两人忙了半天才粗剪了四分钟,其中删除穿帮或者表演不到位的NG素材占到了整个剪辑过程的一半。

  这时屋外有些动静,李洋回来了,还带着沈笙,两人提着几个塑料袋,换了拖鞋往客厅走。

  “洋洋,你怎么才回来,我都快饿死了。”齐老师有些不满的问着,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屏幕。

  李洋进了厨房拿了几个盘子把塑料袋里的热菜一边装盘一边回应道:“谁让你赖床不跟我去吃早饭的,饿着你活该!”

  沈笙是李洋放学回家的半道拉过来的,因为后期剪辑需要对素材精挑细选,沈笙作为《再见金华站》的导演助理兼场记,做的就是视频与音频的核对,哪些镜头“过”哪些镜头“保”都是于洛口述她执笔记录的。此外,李洋觉得两个大男人剪片子很容易把细节剪没了,沈笙学过表演,心思比男生要细腻的多,李洋自己身份敏感的情况下,让沈笙过来参与比较合适。

  沈笙并不知道李洋拉自己过来是帮于洛处理后期的,只是觉得上午面试完,后面几天也无事可做,与其闲着倒不如帮洋姐做些事情。不过看到于洛和齐老师一人一部电脑忙的热火朝天的,她也有些好奇。

  那天她醉酒睡着后,一觉醒来自己的枕头下面发现一张纸条。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一个人,她会在往后的岁月中给你更长久的幸福,虽然她不曾来过你的青春。

  她不懂于洛的意思,却也不敢找他去问。

  于洛今天上午没有去,两张桌子就这么在大班空着挺扎眼的。有很多同学今天没有面试安排的就坐在座位上闲聊。

  突然她就听到一首蛮好听的旋律,是“班长”冯文,正深情的哼唱,表情很投入,吸引了不少女同学在旁边驻足。

  沈笙也好奇的走了过去,被围在旁边的一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女生拉住就问:“沈笙,给我说说那天在现场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女孩却插了句:“她那天喝醉了,没见着。”

  激动不已的女生有些失望的松开了沈笙,又专心去听冯文演唱。

  一曲唱完,冯文开始绘声绘色的描述KTV发生的故事。

  就这样沈笙知道了之后发生的事情,好像也对纸条上的文字有那么点明白了。

  “总算剪顺了。”于洛把场记表放在一边,移开盯在剪辑软件视频轨和画面的目光如释重负的起身伸着懒腰。

  于洛终于剪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用长片的内容承载在短片的时长里,这是未来短片的创作趋势。在08年这个时候,中国的微电影还在萌芽,短片创作上大多还是在创意或者视听语言上做文章和探索。

  在未来,通过空间内部的转场与镜头之间的凌厉切换,在次要情节点上轻描淡写几笔加速叙事的节奏,同时里面种种细节会眨眼之间一闪而过,细心的人往往倒回去反复推敲,这样的影片在后世的电影节上获奖无数屡试不爽。

  仅仅是用比DV好一些的摄像机作为拍摄机器,加上勉强专业的影视灯光,于洛清楚,自己拍摄出来的短片远远无法达到后世数码设备的呈现的精致美感,但相对于原版的条件而言,已经是豪华加强版。他敢保证,北影导演系的面试,没有学生能拿出这种程度的片子。

  凭借对于后世短片的风格理解用以抵制原版DV影像带来的头脑冲击,费了于洛不少脑细胞,各种情节桥段在整个故事所占的比例,哪些要一带而过,哪些要浓墨重彩,这相当于跳出原来的作品的思维,重新剪出个新片子。幸好于洛有着影评人和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对于这样复杂的体系才有着清晰的分辨。

  “要不要铺音轨试试?”齐老师在餐桌上端着碗拿着筷子朝着沙发的方向看去。他觉得于洛这种剪辑的处理方法很有意思,看过几遍’默片‘后觉得铺上音频整个空间的感觉和节奏的转换会更加明晰。

  “好。”于洛看着正在吃饭的齐老师,点头表示赞同。

  台式苹果的价格不菲,从运行剪辑软件的速度就能体现出来,平时李洋只是用来看看电影听听戏剧,因为她喜欢收集蓝光影碟,所以播放的设备硬件自然要跟得上才行,自然李洋家里也有一只森海塞尔的高保真耳机。

  齐老师先把音频文件库从台式调了出来,沈笙看到连忙帮他拿过来录音表以及场记表。然后他开始找视频的文件相对的音频名称,听场记板打出的波形判断声音与视频的结合点在哪里。

  这个过程比剪辑视频还要费劲,于洛抽空把午饭吃了,拿着剧本背面空白的地方写一会处理音频时他想要的效果。

  当然配乐他是带在身上的,不过声音要铺出来之后,他在铺配乐才会有效果。不过他已经否定了许多原版的配乐,打算尝试用一些自己以前听到过比较合适的曲子代替。

  齐老师的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软件上有如心电图般曲折的波形图,不断的调试着音量输出的大小,保证声音处于一个正常的峰值,不喧宾也不夺主。

  声音的剪辑阶段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齐老师才把耳机摘下来:“你来听听,这只是同期声,后面还要拟单独的音丰富层次。”

  李洋这时候要去学校,看见他们在戴着耳机说着什么录音的事情,她走的时候关门的声音也努力控制到最小。

  声音的处理是齐老师按照于洛的所要呈现的效果做的,于洛带着耳机仔细的看着两个音轨上细微不同的曲线,他要听出两个声道同一时间的声源方位层次感的不同,这也是立体声的最基本要求。

  前世,于洛本科时是有过音乐音响和影视录音基础这两门关于声音的课程的,虽然使用的跟齐老师的软件不一样,是AU和Sam,但异曲同工目的是一样的。

  于洛按下空格键,视频轨和音频轨同时开始播放。他的眉头认真的开始皱起来,馄饨馆里远远的服务员在忙碌的声音,车辆行驶轮胎压过路面的声音,呜呜的风声,从远处渐渐及近的声音,甚至喝醉的柳随风被石恒架着摇晃的走在路面上,给他一种从身旁走过的感觉。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分多钟,但于洛很享受,他摘下耳机有些恋恋不舍。“这样的声音还能做?”

  齐老师点点头风轻云淡的说道:“其实如果有更多的话筒,我能做的声音会更好,但条件有限,我只能在多声道铺其他的声音来满足空间的丰富性,你看到那个单独的文件夹没?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捕捉的不同声源。”

  于洛才明白过来在拍摄期间为什么齐老师那么忙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场景,还要演班长的冯文过来搭手的原因,他感受到了专业的气息,顿时看齐老师的眼神也开始变得“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崇高”。

  “能让我听听吗?”沈笙在旁边小声的问道。

  于洛递给她耳机,女孩带上之后,于洛帮她播放。

  沈笙静静的听着,眼神有些痴了,她好像来到了热闹的馄饨馆,端着盘子给三个学生上菜。忽然间她又到了街边,像是个过往的行人....

  三分半的时长,沈笙觉得自己恍惚过了一个世纪。

  沈笙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于洛,于洛笑了,他知道自己的剪辑效果开始出现了,时空的压缩、事件的进展,让观众松弛的思维变得紧绷,下意识的跟着镜头和声音的氛围营造代入到电影的世界里。

  当然这只是最开始的三分钟,粗剪完成后要进行精剪,声音还要继续制作,最后在对配乐进行处理,哪里起哪里落,哪里停顿哪里高潮,后期所需要的工作还多着呢。于洛是个很追求完美的人,这些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开始就要逼迫自己按照未来趋势的风格剪辑的原因,既然他理解的摄影和表演已经出来,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颠覆原版的时长和内容,这一点很难,却也是他内心是否能洗清抄袭的唯一道路。

  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李洋要送沈笙回家。

  沈笙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姐,要不我留下来?”

  看了看两个正在专注屏幕目不转睛交谈,让自己一整晚都没法舒舒服服看电视的可恨家伙。

  李洋一脸的无可奈何。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手机用户请到阅读。